将冬至视为节日源于汉代,据《汉书》记载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唐、宋、明、清相沿,将其称为“冬节”“长至节”等,还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
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个共同的特点,常以吃某种食品来表示对某一节日的庆贺,无贫富之别,无官民之分。因此,各个节日都有对应的饮食风俗。
冬至这一天便吃馄饨,宋代陈元靓的《岁时广记》称:“京师人家,冬至多食馄饨,故有冬至馄饨年之萌始之说。”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:“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,颇似天地混沌之象,故于冬至日食之。”冬至日吃馄饨,有纪念开天辟地伟大功绩的意义。
据《膳食档》记载,清代宫廷过冬至,既吃饺子也吃馄饨。清代潘荣陛编撰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记载:“预日为冬夜,祀祖羹饭之外,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。”冬至前一天,皇帝御膳有“煮饽饽”一品,到了冬至当天,早膳变为有“浇汤馄饨”一品。在古代,馄饨是饼的一种,差别为其中夹内馅,经蒸煮后食用;若以汤水煮熟,则称“汤饼”。清代人形容冬至节的馄饨:“点心也,汉代已有之。以薄面为皮,有襞积,人呼之曰绉纱馄饨,取其形似也。中裹以馅,咸甜均有之。其熟之之法,则为蒸,为煮,为煎。”由此看来,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。只是馄饨重汤料,而水饺重蘸料。
在冬至这一天,宫内凡供奉佛、道、儒、祖的场所,都要供上馄饨。清晨,待皇帝朝服、朝冠、朝珠穿戴整齐后,先到南郊祭天,后到太庙、奉先殿祭祖,行冬至礼。同时,派遣王公们代替皇帝在宫内各供奉处行冬至礼。所以说,清代宫廷不但膳食得体,还十分重视祭祀先祖的仪式。
好客伊龙载味而来,畅游古窑食在伊龙,“吃·住·游·学·购·玩”全新体验品味升级,享受加倍!